哈囉大家好~ 最近群組滿多人在問 SEO 到底要怎麼做,感覺水很深又很玄。老實說,我也還在學,但這幾年踩了一些坑、也看到一些成效,想說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啦!😁
網路上的教學文章真的有夠多,但很多都寫得像教科書,看完還是不知道第一步要幹嘛。所以今天我想用比較白話、像聊天的方式,分享幾個我覺得最核心、最實作的重點。
重點一句話
先說結論:現在做 SEO,別再想著怎麼「騙」Google 了,你唯一要做的是「真心誠意地幫助你的使用者」。 真的,就這麼簡單。所有技巧都圍繞著這個核心。Google 的演算法每年都在更新,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找出最能解決使用者問題的內容。 所以,與其追著演算法跑,不如回歸基本功,當個熱心助人的好店家、好創作者。👍
實際案例:看看別人怎麼成功的
我們直接來看個例子比較有感。假設有個朋友 A,他開了一家小小的網路商店,專賣手沖咖啡器具。一開始,他跟很多人一樣,就是把商品上架,然後等客人上門,結果當然是...生意慘淡。😂
後來他開始做幾件事:
- 他不是只賣東西,而是寫了一系列「新手手沖教學」文章,從怎麼選濾杯、磨豆機,到不同豆子的沖煮水溫建議,都用超白話、帶影片的方式說明。
 - 他開箱自己賣的商品,但不是只說好話,他會老實說:「這款磨豆機很棒,但聲音有點大,如果你是半夜想喝咖啡的人可能要考慮一下。」這就是展現第一手經驗。
 - 他在每篇文章下面都放上自己的 Line,歡迎大家問問題。他真的花時間回覆每個人的疑難雜症,建立起信任感。
 
結果呢?幾個月後,當大家搜尋「新手手沖咖啡濾杯推薦」之類的關鍵字時,他的文章開始出現在第一頁。 雖然他沒有比大電商平台便宜,但很多人因為看了他的教學、信任他的專業,最後選擇跟他買。這就是把「幫助使用者」這件事做到極致的威力。
  到底該怎麼做?我的5個實作重點
好,故事說完了,接下來是乾貨。綜合我的經驗跟最近爬文的心得,我整理出 5 個我覺得現在做 SEO 最重要的實作點。這些都不是什麼黑科技,但紮實做好,效果絕對看得到。
重點一:忘掉關鍵字,專注「搜尋意圖」
以前我們做 SEO,第一件事就是找關鍵字,然後想辦法把這個字塞到文章裡。現在這個觀念要改一下了。你該想的是:「當使用者搜尋這個字的時候,他『真正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就是搜尋意圖(Search Intent)。
舉個例子,同樣是搜尋「平底鍋」:
- A 可能想知道「不沾鍋、鑄鐵鍋、不鏽鋼鍋差在哪?」,這是「資訊型」意圖。
 - B 可能在比較不同品牌的平底鍋,想看評價,這是「商業型」意圖。
 - C 已經決定要買某一款平底鍋,正在找最便宜的賣場,這是「交易型」意圖。
 
你怎麼知道某個關鍵字的意圖是什麼?很簡單,直接把那個字丟到 Google 搜尋一次就知道了!看看排在第一頁的都是些什麼內容:是教學文章?是比較清單?還是電商產品頁? Google 已經幫你把答案整理好了,跟著它走就對了。
重點二:內容的 E-E-A-T 不是口號,是生存關鍵
E-E-A-T 是最近 SEO 圈最紅的名詞,但它真的超級重要。它代表:Experience (經驗)、Expertise (專業)、Authoritativeness (權威)、Trust (信任)。 這是 Google 用來判斷你的內容是不是高品質的標準。 簡單說,就是要讓 Google 覺得「你這個人/網站是玩真的」。
這點在台灣的我們,可以對照 Google 全球的指南和在地的實踐來看。Google 的官方文件(Search Quality Rater Guidelines)是最高指導原則,但實際操作上,你需要展現出在地的誠意。
- 經驗 (Experience):不要再寫那些從網路上東拼西湊、自己根本沒用過的內容了。如果你是賣化妝品的,就親自試用,拍下你使用的照片或影片。 如果你是教投資的,分享你自己的投資紀錄(當然不是報明牌)。真實的經驗是 AI 最難模仿的。
 - 專業 (Expertise):確保你的內容是正確且深入的。如果你寫的是醫療或財經這種「Your Money or Your Life (YMYL)」的主題,Google 會用放大鏡檢視你的專業度。
 - 權威 (Authoritativeness):讓別人來幫你證明。例如,你的文章被知名媒體或同領域的權威網站引用(這就是所謂的「反向連結」),或者你在業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 信任 (Trust):這最基本也最重要。網站要有清楚的「關於我們」頁面、聯絡方式、地址電話等。 如果是電商,退貨政策要寫清楚。讓使用者覺得你的網站很安全、可靠。
 
  重點三:技術 SEO 不是工程師的事,你至少要懂這三樣
聽到「技術 SEO」很多人就頭痛,覺得那是工程師才要管的事。但其實有些基本觀念,我們做內容的人也一定要懂,因為它們會直接影響使用者體驗跟 Google 排名。 我覺得至少要懂這三樣:
- 網站速度(Core Web Vitals):你的網站打開速度快嗎?如果使用者點進來要等超過 3 秒,大概一半的人都跑光了。Google 現在非常重視網站速度,這也是核心網頁體驗(Core Web Vitals)的一部分。
 - 手機版好用嗎?(Mobile-Friendliness):現在大部分人都是用手機上網。你的網站在手機上看起來會不會字太小、按鈕很難點?Google 早就以「行動版內容優先索引」了,手機版沒做好,排名很難好看。
 - 結構化資料(Schema Markup):這聽起來很技術,但概念很簡單。就是用一種 Google 看得懂的語言,跟它介紹你頁面上的內容。例如,你可以告訴它「這是一篇食譜,材料有A、B、C,烹飪時間要 30 分鐘」,或是「這是一個商品,價格是 500 元,目前有貨」。做好這件事,你的網頁在搜尋結果中就可能出現更豐富的樣式(例如星星評分、FAQ),吸引更多點擊。
 
重點四:別只會發文,更要會「養內容」
很多人以為 SEO 就是一直寫新文章、發新文章。錯!「舊內容」的維護跟優化,常常比發新文章更重要。這叫「內容集群 (Content Clusters)」或主題權威 (Topic Authority) 的概念。
- 內容更新:你一年前寫的「2024 最新...」文章,現在是不是該更新成 2025 年版了?Google 喜歡看到內容是持續被維護、與時俱進的。
 - 內部連結:在你寫新文章時,記得回頭連結到你寫過的相關舊文章。例如,寫「手沖濾杯推薦」時,可以連結到「手沖入門教學」。這樣可以幫助 Google 了解你網站的內容架構,也能讓使用者在你的網站停留更久。
 - 內容修剪 (Content Pruning):有些真的太舊、沒人看、品質又差的文章,可以考慮把它們整合成一篇新的優質文章,或是乾脆刪掉。與其有 100 篇 60 分的文章,不如有 20 篇 95 分的文章。
 
我自己是覺得,養內容就像在種樹,不是種下去就好,要定期澆水、施肥、修剪枝葉,它才會長得又高又壯。🚀
重點五:AI 不是敵人,是你的超強助教
AI 時代來了,很多人擔心 SEO 會不會被 AI 取代。 我覺得剛好相反,AI 是我們做 SEO 的超強武器,前提是要用對地方。
千萬不要想著用 AI 全自動生成大量垃圾內容,Google 在 2024 年 3 月的核心更新中,就大力打擊了這種「大規模內容濫用行為」。 我們應該把 AI 當成助教,而不是槍手。
- 發想點子:想不到文章主題?問 AI 啊!請它幫你做主題規劃、 brainstorm 標題。
 - 整理資料:需要參考國外文獻?AI 可以快速幫你翻譯和摘要。
 - 優化文案:覺得某段話寫得不夠順?請 AI 幫你潤飾,或是提供幾種不同的寫法。
 - 產生結構化資料:前面說的 Schema,如果你不會寫,可以把你的內容餵給 AI,請它幫你生成對應的程式碼。
 
總之,核心的「經驗」和「觀點」還是要來自你本人,但所有重複性、輔助性的工作,都可以大膽地交給 AI 處理,省下來的時間拿去跟使用者互動,不是很好嗎?
觀念對比:舊時代 SEO vs. 現代 SEO
為了讓大家更有感覺,我做了個簡單的比較表,看看以前跟現在做 SEO 的思維有什麼不一樣。一看就知道,遊戲規則真的變了!
| 項目 | 舊時代 SEO (大概 2015 年前) | 現代 SEO (以使用者為核心) | 
|---|---|---|
| 核心思維 | 怎麼讓「搜尋引擎」看懂我的頁面?想辦法衝高排名! | 怎麼讓「使用者」覺得我的內容超有用?排名是自然結果。 | 
| 關鍵字 | 關鍵字密度、完全匹配... 能塞就塞。 🤢 | 專注「搜尋意圖」,解決問題比塞滿關鍵字重要多了。 | 
| 內 容 | 內容農場也沒關係,先求有再說,量大就是王道。 | 強調 E-E-A-T,要有真實經驗、專業度,寧缺勿濫。 | 
| 鏈 結 | 買連結、製造一堆無關的連結... 反正有就好。 | 追求「高品質」的自然反向連結,來自權威網站的推薦才有用。 | 
| 使 用 者 | 使用者是誰?呃... 反正流量進來就好。 | 使用者體驗是王道!網站速度、手機體驗、內容易讀性都是關鍵。 | 
  老實說,SEO 的限制與痛點
聊了這麼多,也要潑點冷水。SEO 不是萬靈丹,它有它的極限跟痛苦之處:
- 時間就是金錢的朋友:SEO 非常、非常需要時間。你今天做對一件事,可能要三個月、半年後才會看到明顯效果。它不像下廣告,錢投下去馬上就有流量。所以,如果你的老闆或客戶期待下個月業績就翻倍,那你可能要先幫他做一下心理建設。
 - 演算法是老闆,你不是:Google 每年都會有好幾次核心更新。 有時候你明明什麼都沒做錯,但一次更新後,排名就掉了。這真的很讓人沮喪,唯一能做的就是回歸基本面,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等待下一次的平反。
 - 沒有 100% 的保證:沒有人可以跟你保證「一定排上第一名」。任何這樣跟你說的 SEO 公司或專家,都是騙子。我們能做的,是根據最佳實踐去「提高機率」,但絕對沒有保證班。
 
做 SEO 心臟真的要夠大顆,要把它當成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
常見錯誤與修正
最後整理幾個我最常看到新手在做的錯誤,大家可以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不小心踩到雷:
- 錯誤一:標題殺人,但內容空洞。
很多人會下很聳動的標題吸引點擊,但點進去發現內容跟標題無關,或根本沒解決問題。 這會導致很高的跳出率,Google 久了就知道你的內容沒料,排名自然會掉。 - 錯誤二:只專注在首頁。
花大錢把官網首頁做得超漂亮,但裡面沒有任何有深度的內容頁或部落格。這樣很難競爭到除了品牌名以外的關鍵字。記得,使用者通常是帶著「問題」來的,能回答問題的內容頁才是你流量的來源。 - 錯誤三:完全不看數據。
埋頭寫了半年文章,卻從來沒打開 Google Search Console 或 Google Analytics 看一下成效。 你必須知道哪些頁面帶來了流量、使用者都搜什麼關鍵字進來、哪些頁面成效很差,這樣才能知道下一步要優化什麼。 
大概就是這樣啦~ 希望這次的分享對大家有點啟發。SEO 的世界變化很快,但我覺得核心精神是不變的。與其追求什麼神奇的黑科技,不如當一個真誠、熱心、願意分享的人,時間久了,Google 跟你的使用者都會給你回報的。💪
看完這幾點,你覺得自己目前卡在 SEO 的哪個階段?是內容、技術還是策略?在下面留言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