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別再傻傻問哪個App最好用了!
嗨大家~最近是不是又被一堆購物節折扣訊息轟炸啦?😂 每次看到一堆「必載精品App清單」,點進去好像都差不多,對吧?老實說,我以前也超迷惘,手機裡載了七八個,Farfetch、SSENSE、Mytheresa... 滑來滑去,結果更混亂。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這幾年買下來的一點心得,直接破題:沒有最好用的App,只有最適合你「購物習慣」和「心臟強度」的App。
為什麼你可能不需要另一篇「精品App推薦清單」
嗯...讓我先講講,為什麼我不想再寫一篇單純的App條列式清單。你去Google一下,大概前三頁都是時尚雜誌或部落客整理好的介紹。 他們都很用心,但多半是功能介紹、免運門檻之類的資訊轟炸。但很少有人真的去聊:
- 那個App逛起來的「感覺」到底怎樣?是像在逛美術館,還是像在逛花車?
- 折扣碼背後的「陷阱」是什麼?有些特價品根本不給你退貨喔。
- 關稅到底怎麼算?DDP(完稅價)跟DDU(稅金到貨付)的差別,可能會讓你的驚喜價變成驚嚇價!
- 你是哪種買家?追求最新秀款的人,跟只想撿便宜的折扣獵人,用的App根本就不該是同一個啊!
所以,與其給你魚,不如直接給你釣竿。我們來換個方式,從「認識自己」開始,這樣挑App才會快狠準!
怎麼做:先問自己這三件事
在下載任何App前,先泡杯咖啡,誠實地回答下面這三個問題。相信我,這會比你逛Dcard或PTT爬文半天還有用。
1. 你是哪種買家? 🤔
- 趨勢先鋒型:你追的是最新一季的秀款、最潮的設計師聯名。價格不是首要考量,重點是要「快」跟「新」。別人還在等上市,你已經穿上身了。
- 經典投資型:你買東西看的是5年、10年後還會不會愛。像是Burberry風衣、Loewe的包款... 對你來說,品牌的歷史和工藝比當下流行更重要。
- 折扣獵人型:你的座右銘是「沒有折扣絕不下手」!你享受在茫茫商品海中,用最漂亮的價格挖到寶的成就感。對於過季一點點,完全不介意。
2. 你的「痛苦耐受度」有多高?😂
- 價格透明度:你希望結帳時看到的價格,就是最後付的總金額,一毛都不要多嗎?還是你可以接受到貨時,快遞員再跟你收一筆關稅?
- 退貨方便性:如果尺寸不合或是不喜歡,你希望退貨流程越簡單越好(最好是免費上門取件),還是可以自己跑郵局、填一堆單子,甚至自己付國際運費? -到貨速度:你是那種今天下單,後天就想收到的急性子?還是一兩個禮拜慢慢等也沒關係?
3. 你主要想買什麼?
- 特定設計師品牌:例如你就是Rick Owens或Maison Margiela的鐵粉,那當然要去選品最對味的電商。
- 主流大眾精品:像是Gucci, Prada, Fendi這些,基本上各大電商都有,那比的就是價格跟服務了。
- 小眾配件/鞋履:有些電商特別專精在鞋子或飾品,款式會比綜合型的電商多很多。
想清楚這幾點後,我們再來看下面的App比較,你馬上就會知道誰是你的真愛了。👇
幾個主流App的超主觀比較
好,重頭戲來了。這是我根據自己的使用經驗(還有荷包的血淚史),整理出來的幾個主流App的超主觀比較。再次強調,這很主觀!但應該比你看制式的廣告文案有用。😂
| App | 最適合誰? | App使用感覺 | 價格/關稅眉角 | 退貨體驗 |
|---|---|---|---|---|
| SSENSE | 潮流人士、設計師品牌愛好者。如果你想找一些比較前衛、小眾的款式,這裡超好逛。 | 介面很酷,像在逛線上藝廊。照片拍得超有風格,但有時候商品分類邏輯有點謎,要花時間習慣。 | 價格通常已經含關稅 (DDP),結帳時看到的金額就是總價,這點超讚! 不用擔心被海關突襲。 | 退貨算方便,但要注意,有時候大折扣的「Final Sale」商品是不能退的,下單前一定要看清楚! |
| Mytheresa | 想買歐洲一線精品經典款的人。包裝超精美,每次開箱都像在拆禮物,送禮自用兩相宜。 | App動線很順,介面是優雅的白色系,逛起來很舒服。商品敘述和分類都很清楚,使用者體驗做得很好。 | 也是DDP含稅價,滿額免運門檻有時候比較高一點。 但折扣季時常有驚喜價。 | 退貨非常乾脆,DHL會直接到府收件,流程簡單到不行。體驗非常好! |
| Farfetch | 喜歡大海撈針、尋寶的人。因為它是買手店集合平台,所以品項超多,從大牌到獨立設計師都有。 | 商品真的太多,有時候會逛到眼花撩亂。搜尋篩選功能一定要用好用滿,不然會迷失在商品大海裡。最近他們經營權有些變動,但目前購物體驗影響不大。 | 價格一樣是含稅價。但因為是不同店家出貨,有時候你買兩樣東西,會分開寄送,運費要特別注意一下。 | 退貨政策跟Mytheresa差不多,也是免費到府收件,很方便。但因為是退回給不同店家,處理時間可能會稍有不同。 |
| FWRD (Forward) | 喜歡買美國品牌、或是想賭一把「避開關稅」的人。 | 介面是標準的美式電商風格,中規中矩。他們家model實穿照很多,對尺寸參考蠻有幫助的。 | 最大特色是可以選擇「預付關稅」或「到貨付稅」。 如果選後者,包裹會用平信方式寄,速度慢,但有機會不會被海關抽到稅。這就是所謂的「賭人品」啦!😂 | 退貨要自付運費,而且流程相對複雜。所以下單前真的要三思,比較適合對自己尺寸很有把握的人。 |
| 台灣本地電商 (如momo, Yahoo) | 追求極速到貨、懶得處理海外退貨、且對價格不是超級敏感的人。 | 就是你我最熟悉的介面啦,很親切,也很多中文客服支援。 不過精品類的選品跟國外比,相對少很多。 | 沒有關稅問題!價格就是頁面上的標價。而且常常有信用卡分期零利率的活動,對小資族很友善。 | 退貨最方便,沒有之一!台灣境內退貨,速度快又簡單,完全不用煩惱。 |
容易踩的坑(限制與失敗)
逛精品App就像談戀愛,看起來很美好,但魔鬼都藏在細節裡。這裡有幾個我親身踩過的大坑,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不要重蹈覆轍。🫠
關稅與運費的陷阱:DDP vs. DDU
這個一定要搞懂!DDP (Delivered Duty Paid) 就是「完稅後交貨」,像SSENSE或Mytheresa,你結帳時付的錢就包含了所有稅金,到貨時不用再付任何錢。 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 則相反,結帳時只付商品和運費,稅金等包裹到台灣海關時,由快遞公司另外通知你繳納。
那在台灣,關稅是怎麼算的呢?簡單說,商品價值在新台幣2,000元以下,通常是免稅的。但要注意,這個優惠每個人每半年只有6次。 超過2,000元,就要課關稅,公式大概是:
- 進口稅 = (商品金額 + 國際運費 + 保險費) x 商品稅率 (衣服鞋子稅率約5-12%不等)
- 營業稅 = (商品金額 + 進口稅) x 5%
- 你要付的總關稅 = 進口稅 + 營業稅
看起來很複雜對不對?所以,如果你是數學苦手,或是討厭任何「驚喜」費用,請直接選擇標示DDP的電商!省心很多。
這點跟美國很不一樣,他們有一個叫做 "de minimis" 的免稅額度,高達800美元。也就是說,在美國買海外網購,只要包裹價值在800美元以下,幾乎都不用付關稅。相比之下,台灣的2,000台幣(大概60幾塊美金)門檻真的低很多,所以我們在海外購物時,對關稅要更敏感才行。
退貨的魔鬼細節
看到「Free Returns」先別高興得太早!有些電商雖然寫免費退貨,但僅限於他們派快遞來收,如果你在的地區比較偏遠,或是錯過了取件時間要自己寄,那個國際運費可是貴得嚇人。另外,DDU訂單退貨時,你當初付的關稅,基本上是要不回來的喔!這點也要考慮進去。
尺寸不合的惡夢
這應該是所有網購人的共同惡夢吧!義大利尺寸(IT)、法國尺寸(FR)、英國尺寸(UK)、美國尺寸(US)... 每個品牌版型還都不一樣!建議下單前,除了看網站提供的尺寸表,最好可以多找找國外網友的分享,或是到台灣專櫃試穿同品牌類似款(雖然這樣有點對不起櫃哥櫃姐... 但為了不失手,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結尾來個小互動吧!
呼~不知不覺就聊了這麼多!希望能幫助到正在精品App世界裡迷航的你。總結一下我的觀點:不要再追著「最好用」的App跑了,回頭看看「最適合你」的是哪一個。
現在換你分享啦!👇
你最常用的精品App是哪個?你最在意的是「價格」、「到貨速度」還是「退貨方便性」?在下面留言跟我聊聊你的經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