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QR Code 真的母湯亂掃!方便的代價可能是你的個資和錢錢 💸
哈囉,大家在嗎?最近真的到處都是 QR Code 吧!不管是點餐、加 LINE 好友、繳停車費,甚至是路邊的問卷,好像沒它就活不下去一樣 😂。我自己也是超愛用,畢竟手機「嗶」一下就搞定,誰還想慢慢打字輸網址啊?不過呢,就是因為太方便、太習慣了,我們反而很容易忽略它背後的風險。
簡單講,QR Code 本身只是一堆黑白格子,它沒有好壞之分。但問題就出在,你永遠不知道那個碼掃下去會把你帶到哪裡。它就像一個包裝精美的驚喜包,裡面可能是折價券,也可能是… 呃… 一個把你錢包清空的惡意程式 😱。所以今天想來跟大家聊聊,QR Code 除了方便之外,到底有哪些我們該注意的缺點和風險。
真實上演的 QR Code 詐騙:不只帳單,連點餐都可能被騙!
講風險可能有點嚴肅,我們先來看個故事。之前就有新聞報導過,有詐騙集團會把假的繳費單 QR Code 貼在停車場的繳費機上,或是直接寄到你家信箱。 當你急著去繳費時,一掃碼,看起來超像官方的付款頁面就跳出來了,但其實錢是直接進到詐騙集團的口袋。 真的很扯!
更生活化的例子是餐廳。現在很多店家都用 QR Code 讓客人自己點餐對吧?想像一下,如果有心人趁店家不注意,用一張假的 QR Code 貼紙蓋掉桌上原本的。 你掃了之後,可能被引導到一個釣魚網站,要你輸入信用卡資訊才能「完成點餐」,結果餐點沒點到,卡先被盜刷了。 這種手法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就是利用大家在公共場所放鬆、不疑有他的心態。
【怎麼做】這些 QR Code 攻擊手法,你不能不知道!
OK,看完案例有點毛毛的對吧?別怕,了解敵人怎麼攻擊,我們才能防禦。這些攻擊有個專有名詞,叫做「Quishing」,就是 QR Code Phishing (釣魚) 的意思。 駭客主要有幾種玩法:
- 惡意連結轉址:這是最基本款。QR Code 掃描後會把你帶到一個看起來很正常,但其實是假的網站,例如假的網路銀行登入頁面。 你一輸入帳號密碼,個資就掰掰了。這種網站通常網址會有點怪怪的,比如說把 "Microsoft" 拼成 "Micorsoft" 之類的。
- QRLjacking (QR Code 登入劫持):這個比較進階,但超可怕。你知道現在很多網頁服務 (像 LINE、WhatsApp) 都可以用 QR Code 登入嗎?駭客會先在自己的電腦上打開登入頁面,然後把那個「等著你掃描登入」的 QR Code 透過釣魚網站秀給你看。 你一旦掃了,就等於是「授權」駭客的電腦登入你的帳號! 你的對話紀錄、聯絡人可能就這樣被看光光。
- 自動下載惡意軟體:有些惡意的 QR Code 會觸發你的手機自動下載 App 或檔案。 如果你不小心安裝了,那支手機可能就變成駭客的魁儡,你的照片、訊息、各種紀錄都可能被偷走。
- Wi-Fi 網路釣魚:你可能在咖啡廳掃過 QR Code 來連 Wi-Fi,對吧?如果那個 QR Code 是假的,它可能會把你連到一個由駭客架設的惡意 Wi-Fi 熱點。你上網的所有流量,包括你輸入的密碼、傳的訊息,都可能被他看光光。
不同情境,風險也不同:公開場合的 QR Code 要特別小心!
雖然 QR Code 到處都有,但不同地方的風險等級完全不一樣。
- 公共場所的傳單/海報:這絕對是高風險區!路邊、公車站、電線桿上的 QR Code,你完全不知道是誰貼的,也可能被惡意覆蓋。 除非你百分之百確定來源 (例如是市政府的官方公告),不然最好別亂掃。
- 電子郵件或簡訊:收到夾帶 QR Code 的 email 或簡訊,警覺心要拉到最高! 很多釣魚郵件會用「帳號異常」、「中獎通知」等藉口,要你趕快掃碼處理。 這種通常都是詐騙。
- 餐廳、商店:理論上比較安全,但就像前面說的,還是有可能被掉包。 掃碼前可以稍微摸一下 QR Code,感覺一下是不是有被貼上一層貼紙。 雖然有點蠢,但這招真的有用 😂。
對了,說到這個,美國的聯邦調查局 (FBI) 和網路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 (CISA) 都有發出警告,提醒民眾小心公共場所的 QR Code 詐騙。 像台灣的資通安全署 (ACS) 網站上,也有很多關於如何防範網路釣魚的資訊。 雖然各國的案例不太一樣,但核心的防範原則是相通的:對來源不明的 QR Code 保持懷疑。
QR Code 天生的「限制與失敗」:不只是資安問題
除了被壞人利用,QR Code 本身也有一些天生的「缺陷」:
- 相容性與讀取問題:你一定遇過吧?有些 QR Code 不管你喬什麼角度、手機拿多近多遠,就是掃不出來。 這可能跟它印刷的材質、解析度、或是因為耗損有髒污有關。 尤其是在光線太亮或太暗的地方,成功率又更低了。
- 需要網路連線:絕大多數的 QR Code 掃了之後都需要連上網路才能看到內容。 如果你在一個收訊不好的地方,像是地下室或山區,那它就只是一張廢紙。
- 資訊不透明:這就是它最大的安全隱憂。在掃描之前,你完全無法從那堆黑白方塊中看出它到底是什麼。 這給了惡意連結一個完美的偽裝。
常見錯誤與修正:別再傻傻地直接掃了!
看了這麼多,也不是要大家從此不用 QR Code 啦,那太不切實際了。我自己是覺得,只要養成一些好習慣,就可以避開 90% 以上的風險。下面做個簡單的比較表,看看你中了幾個「危險習慣」?
| 危險的掃碼習慣 ☠️ | 安全的掃碼習慣 ✅ |
|---|---|
| 看到碼就掃,完全不看來源。 | 先想一下「我在哪裡?」、「這是誰的碼?」,路邊的、來路不明的簡訊郵件,直接無視! |
| 掃描後,手機跳出網址就直接點「確認」。 | 花個兩秒鐘看一下預覽的網址。覺得怪怪的 (例如拼字錯誤、網域很長很亂) 就不要點進去。 |
| 下載來路不明的 QR Code 掃描器 App。 | 直接用手機內建的相機 App 就好,通常最安全。 有些防毒軟體 App 也提供有安全檢查功能的掃描器。 |
| 在掃碼後的網站上,想都不想就輸入個資或密碼。 | 養成「掃碼後不輸入密碼」的習慣。如果真的需要登入,寧願手動打開官方 App 或網站來操作。 |
| 看到 QR Code 歪歪的或上面有貼紙痕跡,還是照掃不誤。 | 相信你的直覺!覺得有被動過手腳的樣子,就直接跟店家反應,千萬不要自己去試。 |
總之,QR Code 是個很棒的工具,但它就像一把菜刀,可以用來切菜,也可能傷到人。關鍵在於使用的人是誰,以及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警覺心。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囉!下次掃碼前,記得多想兩秒鐘! 🤔
對了,你遇過最扯的 QR Code 經驗是什麼?是在奇怪的地方看到?還是真的掃過有問題的碼?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