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手機裡的 App 好像越來越多,但真的會打開的就那幾個。最近整理了一下,順手清掉一堆垃圾,但也意外發現幾個...嗯,該怎麼說,幾個真的有點東西、不是那種裝了就忘的 App。想說來聊聊。
先說結論
老實說,大部分的 App 推薦清單都差不多,但這次找到的幾個,要嘛就是解決了某個很小的痛點,要嘛就是...嗯,有點黑科技的感覺。特別是那個叫 Manus 的,真的很扯。
真的不是開玩笑,用「講」的就能做網站:Manus
好,第一個這個... Manus,我一開始也覺得是詐騙。它的概念基本上就是 App 版的 ChatGPT,但不是陪你聊天,是幫你「寫網站」。
你只要用打字的,跟它說你想要什麼... 它就真的會開始動。我試著叫它做一個旅遊行程規劃器,它就自己上網找資料、設計介面。然後,最扯的是你可以「即時觀看」它的製作過程。真的就是跳出一個虛擬電腦畫面,你看著滑鼠自己在那邊移動、點擊、下載檔案、寫程式碼... 最後網站就生出來了,還幫你架好。超像在看什麼科幻電影。
我自己是覺得,這東西...嗯,讓整個過程變得很透明。你不只拿到結果,還看到它「思考」跟「動手」的樣子。蠻酷的。
還有這幾個,也蠻有意思的
除了那個很扯的 Manus,其他幾個比較像是...生活上的小幫手吧。
- Note AI:給懶得整理思緒的人。
這個很直接,就是你丟給它任何音檔、影片,甚至是 YouTube 連結,它會自動轉成逐字稿,然後... 對,然後幫你抓重點,整理成筆記。開會、聽演講,或是腦袋很亂想隨便講點話錄下來,事後它都能幫你弄得整整齊齊。我自己是覺得,超級適合我這種會後根本不想再看一次會議記錄的人。 - Blur Wall:給喜歡乾淨桌布的 Android 用戶。
這完全是抄 iPhone 的功能,但抄得很好。你知道 iPhone 的桌布可以設定主畫面自動模糊,這樣 App 圖示才不會跟背景打架,看起來比較清爽。這個 App 就是把這功能搬到 Android 上。你可以選一張你愛的照片,然後鎖定畫面是清晰的,但回到主畫面它就自動變模糊。還可以調模糊的程度,很細節。 - Post Count:另一種換桌布的方式。
這個跟上面那個有點像,都是在搞桌布。但它解決的是另一個問題。很多自動換桌布的 App 都是用「動態桌布」去實現,比較耗電。但這個 Post Count 不一樣,它的原理比較笨、也比較聰明... 就是時間一到,它就真的「重新設定」一張新的靜態桌布。這樣做的好處是,Android 系統可以抓到新桌布的顏色,然後你的系統主題、按鈕顏色等等,就會跟著變。整個手機的感覺就...嗯,很一致。
那個...算食物熱量的 App,但在台灣好用嗎?
再來這個叫 Food Lookup,食物查詢?反正就是一個讓你計算營養和熱量的 App。說真的,它的資料庫看起來超強,內建一大堆產品,連你買的是哪個牌子的牛奶、哪個牌子的雞蛋,都可以選。然後你把一餐會吃的東西都加進去,它就會幫你算出這餐的總熱量、蛋白質、過敏原等等。
操作很簡單啦,就是去搜尋,然後打你要找的東西。你可以用很通用的詞,像「牛奶」,也可以直接找特定品牌。
不過呢,說到這個,我就想到... 這種國外的 App,在台灣用起來真的方便嗎?它的資料庫再強,可能也找不到義美豆漿或是味全鮮乳吧?可能連統一麵包都沒有。這點跟我們在台灣的習慣很不一樣。
我自己是覺得,如果只是要查最基本的原型食物,像一顆蘋果、一碗飯的熱量,它應該很準。但如果要精確到你買的加工食品,那可能...嗯,直接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示,或者去找我們衛福部食藥署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網站來查,搞不好還更準確一點。所以這個 App 對台灣用戶來說,可能有點水土不服。
一些值得一提的小工具
最後這幾個,就是那種裝了不會每天開,但要用的時候會覺得「啊,還好有裝」的工具。
- Edits by Instagram:IG 官方出的剪輯軟體。
這擺明就是衝著 CapCut (中國的剪映國際版) 來的。你可以直接在裡面找靈感、剪片、配音樂、上字幕,然後...一鍵發到 Instagram。完全免費。對每天要發 Reels 的人來說,應該是蠻方便的,畢竟是親生的,整合度一定比較好。 - App Drop:一次砍掉一堆 App。
就...很單純的功能。可以讓你勾選好幾個 App,然後一次全部解除安裝。它還可以幫你排序,例如「最少使用的 App」,讓你從最該砍的開始下手。蠻療癒的。
簡單比較一下這幾款 App
我弄個簡單的表格,把幾個比較需要「動腦」的 App 抓出來講,可能會清楚一點。
| App 名稱 | 它到底適合誰? | 最大亮點是什麼? | 但...可能要注意的點 |
|---|---|---|---|
| Manus | 給那種有很多怪點子,但又不會寫程式的人。或是...單純想看 AI 表演的人。 | 那個 live view 功能,親眼看著它把你的想法「做」出來。真的很超現實。 | 免費額度有限吧我猜,而且太複雜的需求,它應該還是會搞砸。別想著用它做下一個 Facebook。 |
| Note AI | 開會/上課很痛苦,事後完全不想自己整理筆記的學生或上班族。 | 丟連結或錄音檔進去,直接幫你劃重點、做摘要。完全是懶人福音。 | 隱私問題?畢竟是把會議內容上傳...還有,如果講話口齒不清或太多雜音,辨識率可能會掉。 |
| Edits by Instagram | 重度的 Instagram Reels 創作者。一天不發片就難受的那種。 | 跟 IG 的整合度啊,剪完直接發,不用轉存再上傳。官方出品,流程一定最順。 | 功能可能沒 CapCut 那麼花俏。畢竟是免費的,而且剛出來,應該還很陽春。 |
所以說...
嗯... 總之,手機空間就這麼多,時間也有限,裝 App 還是挑一點比較好。這次這幾款,我自己是覺得都還算...嗯,有點意思。不是那種千篇一律的工具。
對了,換你們說說看,你們手機裡有沒有裝了哪款 App 是真的覺得挖到寶、相見恨晚的?在下面分享一下吧,我也想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