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是什麼?認識功能特色與台灣使用現況(2025版)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前言:在台灣,你不可能不用LINE吧?

今天要來聊聊 LINE。嗯,我知道,這題目聽起來有點廢話,畢竟在台灣,誰的手機裡沒有LINE?說真的,有時候我都覺得它快變成我們的一種數位國民身分證了。根據NCC的報告,LINE在台灣的使用率高達99.4%,這數字根本就是說「除了剛出生的嬰兒跟不用手機的少數人之外,大家都在用」。 我自己每天早上眼睛一睜開,第一件事就是滑開LINE,確認一下有沒有什麼重要的訊息,這已經是肌肉記憶了。

但我們真的「認識」LINE嗎?它早就不是十幾年前那個只能傳訊息、打免費電話的App了。現在的LINE,根本就是一個巨大的數位生活圈,從付錢、辦信用卡、看新聞、叫車、買東西,幾乎無所不包。這篇文章,我不想只是老調重彈介紹那些你早就知道的功能,我想更深入地聊聊,LINE是如何一步步「佔領」我們生活的?它在台灣的發展,跟在它的發源地日本,又有什麼不一樣?還有,當我們把所有雞蛋都放在這個綠色籃子裡時,又該注意些什麼?

重點一句話

簡單講,LINE在台灣已經從一個通訊軟體,進化成一個整合了金融、媒體、電商的「超級App」,幾乎綁架了所有人的數位生活。

無所不在的綠色巨人:LINE在台灣的現況

說LINE是台灣的數位霸主,真的完全不誇張。根據統計,全台灣有超過2200萬的用戶,每天花在上面的時間平均大概一小時。 每天的通話次數就高達1億次。 這是什麼概念?就是說,在你讀這篇文章的幾分鐘內,全台灣可能就產生了幾十萬次的LINE通話。而且,台灣用戶在電腦上使用LINE的比例,竟然也是全球主要市場中最高的。 這點我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在辦公室用電腦版回訊息,真的比一直拿起手機方便太多了。

更有趣的是一些使用習慣的數據。 mesela, 台灣人超愛用「聊天室表情符號」,就是那個可以在訊息上按讚或給愛心的功能,使用率是全球第一。 我猜是因為這樣既能表示「已讀」,又不會像已讀不回那樣冷漠,真是一種很微妙的社交默契啊。還有,每天傳送圖片和影片的高峰期,竟然是早上8點到9點。 這不就是大家剛上班,開始傳昨天拍的貓咪照片、或是抱怨今天又要開會的梗圖的時間嗎?完全符合我們的生活寫照。

但LINE的野心,早就超越了通訊。它透過「錢包」這個入口,成功地把我們拉進了它的金融與消費生態圈。 這個頁面,聽說最吸引30到50歲的用戶,尤其是在午休時間12點到2點,是大家最愛點開來付錢、轉帳或逛網拍的時段。 這一切都說明了,LINE已經不是一個工具,而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LINE 的數位生態系,早已遠超一個通訊軟體。
LINE 的數位生態系,早已遠超一個通訊軟體。

不只是聊天:拆解LINE的核心功能家族

我知道大家都對LINE很熟,但我們來快速盤點一下,現在的LINE到底長成什麼樣子。它基本上可以分成「通訊本業」跟「生態圈擴張」兩大部分。如果用一個家庭來比喻,大概就是一個很會社交的大哥(通訊),帶著一群各有所長的弟弟妹妹(各種服務)。

近期的更新也蠻有趣的,像是推出了可以用表情符號回應相簿照片、支援Android Auto,甚至還有傳聞說,Android手機未來將可以在兩部裝置上登入同一個帳號。 這對常常在手機和平板間切換的人來說,應該是一大福音吧。雖然,聽說支付功能還是只能在主要裝置上用就是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用的「Keep」怎麼了?

說到功能,就不能不提一下讓很多人哀嚎遍野的「Keep」功能。這個提供了1GB免費雲端空間,讓大家可以隨手存檔案、照片、連結的地方,真的是很多人的救星。 結果,官方在2024年宣布要終止服務,雖然日期從7月底延到8月28日,但還是讓很多人措手不及。 官方的說法是,雖然Keep沒了,但「Keep筆記」這個「只有自己能看的私人聊天室」還是可以繼續用。 不過呢,Keep筆記裡的東西不像Keep是永久保存,還是會有過期問題,這點大家要特別注意。

這件事其實也反映出一個現實:當我們過度依賴單一平台的免費服務時,平台一聲令下,我們的數位資產和使用習慣就可能要被迫改變。真的是蠻值得我们深思的。

透過LINE Pay繳交生活帳單,已經是許多人的日常。
透過LINE Pay繳交生活帳單,已經是許多人的日常。

LINE Pay 與 LINE Bank:深入你錢包的兩大將

如果說通訊功能是LINE的地基,那金融服務絕對是它蓋起來最賺錢的樓層。LINE Pay 和 LINE Bank 這兩兄弟,雖然名字很像,但做的事情跟身分完全不同。

LINE Pay 其實是「第三方支付」,不是銀行。 它的本質是幫你代收代付,讓你綁定信用卡或銀行帳戶後,可以用手機掃碼付錢。截至2024年底,它的用戶數已經突破1270萬,支付據點超過50萬個。 可以說是台灣行動支付的龍頭之一。 不過呢,也因為它只是第三方支付,所以它不能讓你儲值、轉帳給朋友(這裡指的不是LINE好友間的轉帳,而是像銀行那樣的帳戶轉帳),這些都是「電子支付」才能做的事。這也是為什麼業界一直在傳,LINE Pay遲早要申請電支執照的原因。

而 LINE Bank 就是貨真價實的「純網銀」了。 它跟傳統銀行一樣可以存款、放款、發行金融卡,只是沒有實體分行。 它主打的就是方便,號稱最快6分鐘就能線上開戶。 它也善用LINE的生態圈,例如刷簽帳金融卡(快點卡)可以即時回饋 LINE Points,轉帳或刷卡都會立刻收到LINE通知,把金融服務無縫接到你的日常通訊裡。 開業短短幾年,用戶數就衝到一百多萬,實力真的不容小覷。

LINE 通訊、LINE Pay 與 LINE Bank 功能比較
功能 我自己是覺得,它到底是幹嘛的? 要注意什麼?(The Catch)
LINE (通訊本體) 就是數位版的戶口名簿啊,把你所有的人際關係都綁在一起。工作、家人、朋友,全部都在這。 公私不分!下班後還會被老闆的訊息轟炸。還有,那個「已讀」功能根本是現代人的酷刑...
LINE Pay 讓你忘記帶錢包出門的元兇。用 LINE Points 回饋讓你不知不覺一直花錢,感覺像在玩集點遊戲。 它是「第三方支付」,不是「電子支付」。所以功能有限,而且你的錢只是「代收代付」,不是存在裡面喔。
LINE Bank 「開在LINE裡面的銀行」。把傳統銀行那些複雜的開戶、信貸流程,簡化到像網購一樣簡單。專門設計給懶得出門的年輕人。 純網銀,所以沒有實體分行。遇到複雜問題,你只能找線上客服,有時候可能會等到天荒地老。還有,資安問題絕對要比傳統銀行更小心。

台灣的LINE跟日本的LINE,哪裡不一樣?

這是我覺得很有趣的一點。LINE雖然是源自日本的公司,但在不同國家的發展策略其實不太一樣。 簡單來說,可以看成是因地制宜、搞在地化。

在日本,LINE的功能可以說是最完整的,因為是主場嘛。除了我們熟知的支付、購物,它還跟很多在地服務深度整合,貼圖跟主題的更新也最快、最獨家。 LINE Pay 在日本的普及程度也比台灣高很多,幾乎是全民等級的支付工具。

反觀台灣的LINE,更著重在「生活圈」的建立。它很聰明地利用台灣人對LINE的高度依賴,推出了LINE TODAY(新聞)、LINE TV(影劇)、LINE TAXI(叫車)、LINE禮物等服務。 這些服務不見得是市場上最強的,但因為它們都在LINE這個入口裡,所以大家就「順便」用了。這點跟美國的App生態很不一樣,美國比較流行一個App專注做好一件事;但在亞洲,像LINE或微信這種「超級App」模式反而更成功。

更有趣的是,連「LINE社群」功能,也不是全球都有。目前只有在日本、泰國、韓國、印尼和台灣等少數地區開放。 所以如果你跑到香港或美國,會發現根本找不到這個功能,這就是很明顯的地區限制。

當所有服務都綁在同一個帳號下,個人資料的流動與隱私是值得深思的議題。
當所有服務都綁在同一個帳號下,個人資料的流動與隱私是值得深思的議題。

我們該擔心什麼?LINE的陰暗面

聊了這麼多LINE的好處跟方便,也該來講講它的問題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一個平台提供了這麼多「免費」服務,我們付出的代價,往往就是我們的「個資」和「注意力」。

首先就是隱私問題。你想想,LINE知道你跟誰聊天、在哪裡付錢、看什麼新聞、關心哪個牌子的商品。這些數據如果被整合分析,會描繪出一個超級詳細的你。 雖然LINE官方一再強調資料安全,但過去也曾爆發過一些資安疑慮。 當你把所有金融、通訊、社交都綁在同一個帳號上時,這個帳號的安全性就變得至關重要。

再來是「資訊壟斷」的風險。現在很多資訊,尤其是長輩之間,都是透過LINE群組或LINE TODAY傳播的。如果平台演算法或內容審核有偏誤,就很容易造成假新聞或單一價值觀的快速散播。我們等於是把資訊篩選的權力,交給了單一的商業公司。

最後,就像前面提到的Keep服務終止事件,當我們對一個平台產生「路徑依賴」後,我們就失去了選擇權。平台可以隨時更改規則、調整收費,而我們因為所有的人際關係和數位足跡都在上面,很難輕易地「搬家」。這種被「綁架」的感覺,老實說,有時候還挺讓人不安的。

結論:不只是工具,而是數位基礎設施

總結來說,2025年的LINE在台灣,早就不只是一個App,它更像水、電、網路一樣的「數位基礎設施」。它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消費習慣,甚至人際關係。它的方便性無庸置疑,但它帶來的隱私、資訊壟斷和平台依賴等問題,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在使用時,都多一分警覺。

未來,隨著AI技術的加入,LINE可能會變得更「聰明」,例如幫你自動生成回覆、或是根據你的圖片產生廣告文案。 這代表它會更了解你,服務更貼心,但同時,也代表它對我們生活的介入會更深。學會如何與這個綠色巨人共存,善用其利、避開其害,大概是我們每個現代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吧。


你最常用LINE的哪個「非聊天」功能?

除了跟親朋好友聊天,你最離不開的LINE功能是什麼?是方便的 LINE Pay,還是每天必看的 LINE TODAY?或是有什麼你覺得超好用、但很少人知道的隱藏版功能?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用法!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Guest 2025-06-01 Reply
    好喔!Line的隱私真的很重要啦~最近聽同學說有些詐騙真的超猖狂,尤其是社交軟體這塊。我覺得這篇文章整理得不錯,至少可以讓大家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資安問題。
撥打專線 LINE免費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