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句話
最近超多人在問 2025 年想把 App 放到蘋果 App Store 上到底要花多少錢,簡單講,最核心的開銷就是每年 99 美金的「Apple Developer Program」年費。 對,你沒看錯,就是那個每年都要繳一次的保護費...啊不是,是會員費啦 😂。不過呢,這只是最基本的入場券,後面其實還有一些「隱藏魔王」跟不同的玩法,今天就來一次聊清楚。
先來看看錢都花在哪了?
好,所以除了那個每年 99 美金的費用之外,到底還有哪些錢可能會從你的口袋溜走?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99/年):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費用。 付了這筆錢,你才能把 App 上架到全世界的 App Store,還能用 TestFlight 找最多 10000 個外部使用者幫你測試 App。 不管你是自己單幹的個人開發者,還是一個小團隊,這筆錢基本上是跑不掉的。
- Apple Developer Enterprise Program ($299/年):這個就比較貴了,一年要 299 美金。 不過大部分人其實用不到。它主要是給大公司用的,讓他們可以開發「內部 App」,然後不透過 App Store,直接發給公司員工使用。 譬如說,公司內部的打卡 App、簽核系統之類的。所以,如果你只是想做個 App 上架賺錢或實現夢想,那先忽略這個吧!
- App 內購與銷售抽成 (15% ~ 30%):這個不是預先收的費用,而是你開始賺錢後蘋果會來分一杯羹。如果你是剛起步的小型開發者(年收低於 100 萬美金),可以申請「App Store 小型企業方案」,抽成會降到 15%。 不然一般情況下,數位商品或服務的銷售會被抽 30%。這點超重要,算成本的時候千萬不能漏掉!
- 歐盟新規:核心技術費 (Core Technology Fee, CTF):這東西超新的,主要是因為歐盟的《數位市場法》(DMA)搞出來的新花樣。 簡單說,如果你的 App 在歐盟地區一年內的「首次安裝」超過 100 萬次,那之後每次安裝都要付給蘋果 0.5 歐元。 聽起來很可怕對吧?不過...老實說,對大部分台灣的開發者來說,初期根本不用擔心這個。 除非你的 App 一飛沖天變成國際級的爆款,不然基本上碰不到這個門檻。所以,知道有這回事就好,先不用自己嚇自己。
個人 vs 公司帳號,到底差在哪?
OK,決定要付 99 美金了,但註冊的時候你會發現,咦,有「個人 (Individual)」和「公司 (Organization)」兩種可以選,這兩個到底有什麼差? 很多人卡在這邊,我直接用個表格讓你秒懂。
| 比較項目 | 個人 (Individual) | 公司/組織 (Organization) |
|---|---|---|
| 年費 | $99 美金。 就是一杯比較貴的年費咖啡啦 ☕️。 | 一樣是 $99 美金。 費用上沒差別。 |
| App Store 顯示名稱 | 顯示你本人的名字,就是你註冊 Apple ID 的那個名字。 感覺比較像個人作品。 | 顯示你的公司名稱,例如「PinTech Inc.」。 看起来專業很多,對品牌形象有加分。 |
| 申請麻煩程度 | 超簡單。基本上就是填填個人資料、刷信用卡付錢,快的話可能當天就好了。 | 麻煩一點。你需要先去申請一個叫「鄧白氏環球編碼 (D-U-N-S Number)」的東西來證明你公司真的存在,這過程可能要花個幾天到兩週。 |
| 團隊協作 | 不行。帳號就是你一個人在管,沒辦法新增其他開發者或管理員。 適合單打獨鬥的英雄。 | 可以!這就是最大優點。你可以邀請團隊成員進來,設定不同權限,像是管理員、開發者、行銷等等。 適合打群架。 |
| 我該選哪個? | 如果你是學生、Side Project、或是自己接案,選這個就對了。 | 只要你是正規登記的公司,有統編,或是有兩個以上的夥伴,強烈建議直上公司帳號! |
歐盟的新規矩 (DMA) 跟我有關嗎?
前面有稍微提到那個「核心技術費 (CTF)」,我猜很多人看到就頭痛。我再講白話一點:這主要是蘋果為了應付歐盟《數位市場法》(DMA) 的規定,被迫開放更多選擇給開發者,例如可以用第三方金流、或是在歐盟區建立自己的 App 市集。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蘋果就弄了這個 CTF 來「平衡」一下。它的規則很複雜,但結論就是:
- 地區限定:這只在歐盟(EU)地區生效。 你在台灣、美國、日本上架 App,跟這無關。
- 門檻超高:你的 App 必須在歐盟地區,過去 12 個月內,累積超過一百萬次的「首次年度安裝」。
所以,99.9% 的開發者,特別是剛起步的,完全可以先把這件事拋在腦後。等到你的 App 真的在歐洲紅到發紫,再來煩惱這個問題吧!到時候你應該也賺夠錢請個法務來處理了 😂。蘋果官方雖然提供了很多文件說明,但老實說,那些文件比法律條文還難懂,我們知道個大概就好。
有沒有免費的玩法?
「我只是想學學看,可以不付錢嗎?」當然可以!蘋果有提供免費的開發者帳號。 你只需要一個 Apple ID,就可以下載 Xcode,用模擬器測試你的 App,甚至可以在你自己的 iPhone 或 iPad 上安裝測試。
但是!這個「免費」有很多限制,你必須知道:
- 無法上架 App Store: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免費帳號做出來的 App,永遠進不了 App Store 給大眾下載。
- TestFlight 功能受限:你不能用 TestFlight 邀請外部使用者測試。
- App 有效期:安裝在你自己裝置上的 App,每 7 天就會過期,需要重新安裝一次,超煩的。
- 功能限制:很多進階功能,像是推播通知 (Push Notifications)、App 內購 (In-App Purchase)、iCloud 同步等等,都不能用。
所以說,免費帳號比較適合還在學習階段的學生,或是工程師想驗證某個功能的 PoC (Proof of Concept)。一旦你決定要「玩真的」,那 99 美金的年費就是一個無法避免的投資。
常見問題大集合 (FAQ)
每次聊到這個,群組裡總會冒出一些經典問題,我整理一下我最常被問到的幾個。
可以用金融卡 (Debit Card) 付款嗎?
這題超多人問!答案是...看情況。蘋果官方的付款方式主要是信用卡 (Visa, MasterCard, Amex)。 在台灣,我自己的經驗跟聽到的大部分案例,都是用信用卡付款最穩。幾年前好像有些地區或特定銀行發的 Visa 金融卡可以刷過,但現在越來越嚴格。最保險的作法就是準備一張有效的信用卡。如果你是在中國大陸,他們現在支援的本地付款方式就比較多,像是支付寶。 但在台灣,還是以國際通用的信用卡為主。
忘記續約會怎樣?App 會馬上被下架嗎?
不會「馬上」消失,但會變得很慘。如果你的會員資格過期了,你的 App 會從 App Store 上被「移除」,新用戶再也搜尋不到也無法下載。 已經下載的用戶手機裡的 App 還在,但如果 App 有用到需要有效會員資格的功能(例如內購或某些 iCloud 服務),可能會出錯。所以,蘋果在到期前會一直寄 Email 提醒你,建議設定自動續約,不然忘記一次損失慘重啊!
學生有優惠嗎?
很可惜,針對個人開發者方案,目前沒有學生優惠。99 美金就是公定價。 不過,蘋果有針對「教育機構」或「非營利組織」提供年費豁免的可能。 譬如說,如果你的學校是一個被認可的教育機構,那學校可以用組織的名義去申請免年費的開發者帳號。但這跟學生個人想上架 App 是兩回事喔!
好啦,大概就是這樣。總結一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你只需要專心搞定每年 99 美金的個人或公司帳號就好。其他的費用要嘛是等你賺大錢才要煩惱,要嘛是特殊用途。希望這篇整理對你有幫助!🚀
看完這些,你覺得哪種帳號最適合你現在的專案?或是有沒有被奇怪的付費問題卡關過?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