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價 app 怎麼挑?比較 5 款常用工具的功能差異與適用情境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估價這件事,真的可以不用那麼痛苦… 😂

今天要來聊聊一個讓很多老闆、freelancer、甚至是小編都頭痛得要命的東西:估價單。我跟你說,我以前也是用 Excel 拉表格,每次接到案子就複製貼上,改品項、改單價、改客戶名稱… 然後存成一個又一個的檔案,搞到最後自己都亂掉,哪個是最終版?哪個是含稅價?哪個客戶付錢了沒?真的是一場災難。

特別是那種在工地現場,或是跟客戶喝咖啡聊到一半,對方突然說「欸那這個項目加進來大概多少?」的時候,真的很想直接鑽到地心去。總不能跟他說「呃…我回公司用電腦算一下再跟你說」吧?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我幾年前就下定決心要擺脫這種原始人生活,開始研究各種「估價 App」。老實說,這又是一個大坑,市面上的選擇真的有夠多。 不過踩了這麼多雷、花了這麼多時間試用之後,總算有點心得了。今天就來跟大家隨性分享一下,到底估價 App 要怎麼挑,還有幾款我用過或研究過的工具,它們到底差在哪。

從混亂到清晰的估價流程轉變
從混亂到清晰的估價流程轉變

重點一句話:別再找「最好」的,找「最順手」的才對

這是我最大的心得。沒有一個 App 是萬能的,A 的蜜糖可能是 B 的毒藥。與其花時間找那個「最強、功能最多」的 App,不如先問問自己:我的工作流程到底長什麼樣子?

想清楚這個,比看一百篇評測文都有用。我把它歸納成幾個問題,你可以先在心裡回答一下:

  • 你的團隊幾個人? 一個人校長兼撞鐘?還是有三五個夥伴需要同步資訊?
  • 你的客戶是誰? 是單次的散客,還是需要長期維護的大客戶?
  • 你的估價複雜嗎? 是固定的服務項目,還是每次都要客製化一堆材料跟工時?
  • 你常在外面跑嗎? 會不會需要在手機或平板上立刻開單?
  • 你需要後續功能嗎? 估價單送出後,需不需要直接轉成發票、追蹤付款、甚至跟會計系統連動?

想完這些,你大概就有個底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幾款常見的工具,它們分別適合什麼樣的人。

案例來了:5 款常用估價工具大亂鬥

為了讓大家更有感覺,我們直接來個情境對決。假設我是一個小型的室內設計工作室,有時候接全屋設計,有時候也接單純的油漆或系統櫃案子。我需要一個工具,能讓我在外面跟客戶談的時候,就能快速拉出估價單,而且看起來要夠專業。

在工地現場直接用平板調整估價單
在工地現場直接用平板調整估價單

底下這張表,就是我針對這個情境,對 5 種類型的工具做出的不專業(但很真實)的比較:

工具名稱 最適合誰用? (適用情境) 最大亮點 ✨ 但要注意… (The Catch) 費用大概?
Joist 單打獨鬥或小型工程行,像水電、油漆、裝修師傅。 操作超直覺,在手機上幾分鐘就能產出看起來很專業的估價單。 客戶還能線上簽名! 功能比較單純,主要就是估價和發票。 太複雜的專案管理或庫存追蹤就別想了。 有免費版(但有限制),Pro 版大概每月 10-15 美金起跳。
QuickBooks Online 需要完整財會功能的中小企業或 freelancer。不只估價,連帳都想一起管的人。 估價、發票、客戶管理、損益表…根本是小型 ERP。 還能跟銀行帳戶連動,超方便。 對台灣的小公司來說,有些會計名詞跟流程可能要適應一下。而且,它就是個會計軟體,估價只是「其中一項」功能,沒那麼特化。 純估價發票的基本版大概每月 15-20 美金起,功能越強越貴。
Houzz Pro 專業的室內設計師、建築師、大型裝修公司。 這不只是估價 App,是整個專案管理平台!有 3D 平面圖工具、客戶溝通入口,甚至還能幫你做行銷。 功能強大到有點嚇人,學習曲線比較陡。而且費用不便宜,比較適合已經有穩定案源的團隊。 有提供 30 天免費試用,但付費方案通常是客製化報價,費用較高。
台灣本土 App (如「簡易報價單」或「魔術發票」) 只想解決「快速開單」這個問題的個人戶或小店家。 通常介面很單純,符合台灣做生意的習慣,可能會有含稅/未稅的快速切換。有些是買斷制,不用月月付錢。 功能非常陽春,大多沒辦法跨裝置同步,資料都存在單一手機裡。換手機或手機壞掉就 GG 了。 也很少有專案管理或客戶關係管理的功能。 很多是免費,或提供 App 內購買去除廣告或解鎖功能。
Notion / Airtable 喜歡 DIY、享受「把工具打造成自己形狀」的控制狂(就是我本人 🙋‍♂️)。 自由度 100%!你可以自己設計估價單的格式、建立材料庫、串連專案進度,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所有東西都要自己從零開始建,非常花時間。而且要做到像專業 App 那樣自動化(例如點一下就寄信),需要一點點技術力。 免費版通常就夠用,付費版才能解鎖更多協作和自動化功能。

所以,到底該怎麼選?我的決策建議

看了上面那張表,你可能會更亂... 沒關係,我直接給你幾個大方向的建議:

  • 如果你是跑單幫的師傅或SOHO族: 先從 Joist台灣本土 App 開始。 Joist 的專業度和雲端同步功能很加分,如果你的客戶會看重這個,那很值得投資。 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個比手寫更快的工具,那本土 App 抓下來用用看,不用錢的最香。
  • 如果你是小公司或自由工作者,且很在意財務管理: 直上 QuickBooks Online 吧。 雖然一開始要花點時間設定,但只要把估價、發票、帳務流程整合在一起,你會發現人生突然變得很清爽。這點跟台灣很多本土軟體偏重單一功能(例如只做進銷存或只做報價)的思路很不一樣,QuickBooks 比較像是一站式的管理中心。
  • 如果你是口袋夠深的設計或工程公司: Houzz Pro 會是你的神兵利器。 它把設計師會用到的工具幾乎全包了,從 3D 提案、估價、簽約到施工管理,客戶體驗會非常好。
  •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控制狂 + DIY 玩家: 那就打開 Notion 吧!從零打造一個完全屬於你自己的估價暨專案管理系統,超有成就感。網路上有很多現成的模板可以參考,不一定要全部自己來。
市面上多樣化的估價 App 選擇
市面上多樣化的估價 App 選擇

別以為導入 App 就沒事了,這幾個坑要小心

最後,也得說些實話。不管你選了哪個 App,工具終究只是工具。千萬不要以為買了 App 從此就高枕無憂,有幾個常見的失敗點一定要注意:

  1. 前期設定懶得弄: 很多 App 威力要發揮,都得靠你先把常用的品項、材料、單價、客戶資料庫建好。這段過程很枯燥,但只要撐過去,後面開單的速度就會是用飛的。
  2. 團隊沒跟上: 如果你是團隊工作,結果只有你一個人在用,其他人還是習慣用嘴巴報價、用 LINE 傳訊息,那這個 App 就等於廢了一半。導入新工具需要溝通和訓練,大家都要在同一條船上才行。
  3. 忽略備份與同步: 特別是那些單機版的 App,一定要養成定期備份的習慣!不然手機一丟,所有客戶跟報價紀錄就跟著人間蒸發,真的會欲哭無淚。這也是我後來偏愛雲端服務(像 Joist 或 QuickBooks)的原因,至少資料都在雲上比較安心。

好啦,不知不覺就聊了這麼多。希望這些經驗對正在為估價頭痛的你有點幫助。工具是死的,但聰明的工作方法是活的。找到那個讓你「用起來順」的工具,然後好好地用它,絕對比你想像的更能提升效率和專業感!

那你呢?你現在是用哪一套工具估價?或是有踩過什麼雷?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吧!讓大家少走點冤枉路 😂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Guest 2025-07-15 Reply
    這估價 app 真的有那麼神奇嗎?感覺好像很複雜耶,不知道普通人能不能用得來。成本和準確度聽起來蠻玄學的,真的值得花錢嗎?
  2. Guest 2025-04-25 Reply
    作為業界人士,我深刻體會到選擇估價 app 時,功能的準確度和滿足需求真的很重要!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所以多比較幾款,找到最合適的才是王道。費用與效益也要好好權衡!
撥打專線 LINE免費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