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
嗯... 最近很多人在問 App 上架的事。我自己也弄過幾次,所以想說... 分享一下。老實說,整個流程,寫程式大概只佔一半的時間吧,甚至更少。剩下的一半... 說真的,都是在跟平台(就是 Apple 跟 Google)的規則奮鬥,還有... 就是等待。真的,等待。所以如果你覺得寫完 App 就解脫了,那... 可能要有點心理準備。
整個過程不是一條直線。它比較像... 跑一個迷宮,你以為快到出口了,結果又被擋回來。所以,嗯,這篇不會只講步驟,我會多聊一些... 我自己卡關的地方,還有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特別是心理上的折磨,哈。
我自己踩過的坑 [案例/證據]
我記得我第一個 App,超興奮的,功能寫完,自己覺得完美。結果... 光是申請開發者帳號就卡了一星期。然後送審,被 Apple 退了三次。對,三次。那時候真的... 蠻挫折的。
第一次被退,理由是 App 截圖。我為了好看,用了一個有版權的電影劇照當背景... 我以為改一下就沒事,結果不行。審核人員直接說我用了 copyrighted material。好吧,我的錯。
第二次被退,是 metadata 不足。就是說... 我的 App 描述寫得太爛、太隨便。我只寫了「這是一個好用的工具 App」。蘋果回信說,你需要詳細說明你的 App 是給誰用的、有什麼具體功能。他們要得很細。那時候我才意識到,寫文案跟寫 code 一樣重要。
第三次... 第三次最冤枉。是因為一個 bug。那個 bug 在我的測試手機上從來沒出現過,但在審核人員的某一台 iPad 上閃退了。他們會錄影給你看。所以... 測試真的要全面,各種機型、各種系統版本... 你能想到的都要測,不然就會像我一樣,來來回回浪費一堆時間。
帳號申請,第一關魔王
好,那我們從頭開始。要上架,你得先有「門票」,就是開發者帳號。
先講 Apple 這邊,你需要申請一個叫做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的東西。這個... 嗯,每年都要付錢。我記得是 99 美金。每年喔,所以你的 App 如果沒賺錢,這就是一筆固定開銷。換算台幣大概三千塊上下,看當時匯率。
申請的時候,如果你是個人,就比較簡單,用你的 Apple ID 去申請,然後線上刷卡付錢。但... 如果你是公司,就會變得很麻煩。你需要一個叫「鄧白氏環球編碼」的東西,就是 D-U-N-S Number。這個碼是免費申請的,但... 要等。我聽過有人等了一兩個禮拜。所以如果你是公司要上架,這個 D-U-N-S Number 一定要提早、提早去辦。
然後是 Google Play。Google 這邊就... 佛心一點。它叫 `Google Play Console` 帳號。費用是一次性的,25 塊美金。繳一次,終身有效。這點我覺得比 Apple 好多了。申請過程也相對單純,用你的 Google 帳號登入,填資料,線上付錢,通常很快就開通了。
總之,帳號這關的重點就是:錢,還有時間。特別是公司帳號,不要等到 App 寫完才去申請,你會等到心慌。
| 項目 | Apple App Store | Google Play |
|---|---|---|
| 開發者帳號 |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 Google Play Console |
| 費用 | 每年 99 美金... 每年都要喔,壓力有點大。 | 一次性 25 美金。繳完就... 跟你一輩子了,這點蠻好的。 |
| 公司申請 | 需要 D-U-N-S Number,要提早辦,不然會等到哭。 | 流程相對簡單,不太會卡關。 |
| 審核時間 | 官方說 24-48 小時... 但我自己經驗,有時候快,有時候真的會等到天荒地老,特別是第一次。而且是真人審核,比較主觀。 | 通常比較快,幾個小時到幾天。感覺... 比較像機器在跑,但有時候出問題會不知道找誰。 |
| 審核嚴格度 | 非常嚴格。UI、效能、內容、隱私... 什麼都看。被退件是家常便飯,要習慣。 | 以前很鬆,現在也越來越嚴。特別是跟權限、使用者資料有關的,他們盯得很緊。 |
審核前的準備,真的不是只有程式碼
帳號弄好了,App 也寫得差不多了,再來就是要準備一堆... 呃... 「行銷素材」。對,很多人以為只要把程式碼打包上傳就好,但不是的。
你需要準備的東西有:
- App Icon:就是那個方方的圖示。這超重要,是使用者第一眼看到的東西。不要亂做,要符合平台的尺寸規範。
- App 截圖 (Screenshots):至少要準備個 3-5 張吧。這就是你的店面櫥窗。截圖最好能清楚表達你的 App 在幹嘛,可以在上面加一些簡單的說明文字。我之前就是在這裡摔了一跤。
- App 預覽影片 (App Preview):這個不是必須的,但有的話... 據說轉換率會高很多。就是一個 15-30 秒的短片,展示 App 操作。
- App 名稱、副標題、描述:這就是 SEO 的戰場了。名稱要好記,描述要把功能、好處都寫清楚。我被退過一次之後,才知道這裡不能亂寫。
- 關鍵字 (Keywords):Apple 這邊可以設定 100 個字元的關鍵字,讓使用者更容易搜到你。Google Play 則是會分析你的整個描述。
然後,有一個東西,超級無敵重要,但 90% 的新手開發者都會忽略。就是... `使用者隱私權政策` (Privacy Policy)。
只要你的 App 有任何... 任何一丁點跟使用者資料有關的行為,比如登入、紀錄使用者行為、用到相機或地理位置... 你就必須提供隱私權政策。這是一份法律文件,說明你收集了什麼資料、怎麼用、怎麼保護。
你可能會想說去網路上隨便抄一篇... 千萬不要。Apple 跟 Google 現在都會檢查。你可以用一些線上的產生器,但產生出來之後,一定要自己看過,改成符合你 App 的實際狀況。而且,這裡有個本地化的重點... Google 和 Apple 的全球性要求是一回事,但因為你的 App 可能會在台灣營運,所以你寫的隱私權政策,內容最好也要能符合台灣本地的「個人資料保護法」規範。 這點... 很多人會忘記,雖然小開發者比較不會被刁難,但寫清楚總是對的,也保護自己。
送出之後...就是等待
都準備好了,就是上傳 App 的 build file (就是 .ipa 或 .aab 檔)。然後在後台填寫所有資料,按下「送出審核」。
然後... 就沒你的事了。就是等。
Apple 這邊的狀態會從 "Waiting for Review" 變成 "In Review"。看到 "In Review" 的時候,心臟都會跳一下。這表示有個真人... 真的在地球的某個地方,打開你的 App 在玩、在測試。這個過程可能幾小時,也可能好幾天。
在送審之前,Apple 強烈建議你用一個叫 `TestFlight` 的東西。 它可以讓你在 App 正式上架前,先邀請最多一萬個使用者來進行 Beta 測試。這超好用,等於是找一堆人幫你免費抓蟲。而且 TestFlight 自己也要通過一個比較寬鬆的審核,你可以把它當作正式審核前的「模擬考」。
Google Play 的話,審核速度通常比 Apple 快。但感覺比較像黑盒子。有時候幾小時就過了,有時候卡住好幾天,你也不知道為什麼。而且 Google 的機器人審核有時候會誤判,這時候你就得提出申訴,然後... 又是新一輪的等待。
被拒絕了怎麼辦?
被拒絕... 很正常。真的。連 Facebook、IG 的更新都可能被拒絕。所以平常心看待。重點是看懂他們給你的拒絕理由。
Apple 的審核指南... 真的是天書,又臭又長。但你還是得去看。 幾個最常見的死亡條款:
- Guideline 2.1 - Performance: App Completeness:最常見的。就是你的 App 有 bug、會閃退、或是有功能還沒做完。他們會給你一個 crash log 或是影片,你要想辦法重現那個錯誤,然後修好它。
- Guideline 4.3 - Spam:如果你的 App 看起來跟其他幾十個 App 長得一模一樣,只是換個名字換個顏色,就很容易被這條擋下。他們不喜歡重複性的 App。
- Guideline 5.1.1 - Legal: Privacy - Data Collection and Storage:這就是我前面說的隱私權問題。你 App 裡要求了相機權限,但你的隱私權政策沒寫,或是在 App 裡沒有清楚告訴使用者你要相機幹嘛,就會被退。
- Guideline 3.1.1 - Business: Payments - In-App Purchase:如果你在 App 裡賣虛擬商品(比如遊戲寶石、解鎖功能),但你用的是自己的金流,像信用卡、PayPal,而不是 Apple 的 IAP (In-App Purchase),100% 會被擋。所有虛擬的東西都得讓蘋果抽 30% (或 15%)。
被拒絕不用慌,深呼吸。仔細看他們的訊息,通常都會跟你說違反了第幾條,有時候還會附上截圖。你就針對那個問題去修改,然後... 寫一段回覆給審核人員,說明你做了哪些修改。態度好一點,哈。然後再重新送審。
上架成功,然後呢?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了那封 "Your app is Ready for Sale" 的信... 恭喜你。那一刻真的會... 很想尖叫。在 App Store 搜尋到自己 App 的名字,那個感覺,嗯,很不真實。
但,這不是結束,是另一個開始。你要開始煩惱行銷、要回覆使用者的評論、要注意 App 有沒有新的 bug、要隨著 iOS 或 Android 系統更新去維護你的 App...
這條路... 蠻長的。但做出一個產品,讓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用到,那種成就感,我想... 還是很值得的。對,大概就是這樣吧。
聊了這麼多... 你現在卡在 App 上架的哪個階段?或是你最擔心的是哪個部分?在下面留言聊聊吧,也許我能給你一點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