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今天要來...聊一下那個...LINE的簽到功能。很多人在問,但...我覺得大家好像把很多東西都搞混了。什麼Beacon啊、QR Code啊、還有那種每天上去蓋章的...其實...嗯...它們不太一樣。我想...我試著把它們...一個一個講清楚好了。
先說結論
簡單講,LINE簽到...它不是一個「按鈕」。它不是一個LINE內建,你按下去就有的功能。它...它更像一個「概念」,或是一個...「應用情境」。你要透過一些設定,可能是...官方帳號後台的功能,或是...串接第三方工具,甚至是自己寫程式...才能做出來。所以...重點不是去LINE裡面找那個功能在哪,而是...先想清楚你「為什麼」需要簽到,是為了...收集名單?還是...做現場活動?還是...會員集點?嗯...對,要想這個。
實際看一些例子吧
在我們...嗯...一頭栽進去研究怎麼設定之前,先看看別人是怎麼用的,可能會比較...比較有感覺。它不是只有一種樣子。
比方說,我看過一個日本的案例,是那個...賣保養品的,歐舒丹(L'Occitane)。 他們就很聰明,他們把LINE的...嗯...會員卡數位化。 你到店裡,或是在線上,他們會鼓勵你註冊那個...數位會員卡。這其實就是一種...廣義的簽到,確認「你這個人來了」。然後他們就可以根據你的消費紀錄...發不一樣的訊息給你。 買得多的熟客,跟偶爾才買的...嗯...散客,收到的訊息會不一樣。這個就很...很CRM(顧客關係管理)的思維。
但在台灣,我看到的比較多是...活動型的。像之前的高雄燈會,就用了大量的LINE Beacon。 你手機藍牙開著,走到某個燈區附近...手機就會跳出通知,可能是這個燈區的介紹,或是...抽個紅包、優惠券之類的。 這就是另一種...另一種簽到,它用...嗯...藍牙訊號來感應你的「地理位置」。用這種方式來做導覽啊、發廣告啊...還蠻有趣的。
所以你看,一個是...嗯...深度的會員經營,另一個是...比較像...短期的現場互動。用的工具和...想法,其實差很多。所以...對,先想清楚目的,很重要。
那...具體要怎麼做?
好,那...如果真的要做,有幾條路可以選。嗯...我想想...大概可以分成三種吧。看你的...你的預算跟...技術能力到哪。
第一種,最簡單的,就是用LINE官方帳號...它自己內建的功能。你不用花錢,也不用懂程式。比方說,你可以建立一個「圖文選單」,就是底下那個...可以按的橫幅。然後在上面放一個按鈕,寫「點我簽到」。使用者按了之後,你可以設定...自動回覆一則訊息,說「簽到成功!」,順便給他一張優惠券。這是一種...最陽春的簽到。
或者,你也可以用它內建的「集點卡」功能。 你可以設定成...加入好友才能啟用集點卡,這也算是一種...嗯...軟性的簽到。 客人到店裡消費,你給他掃一個QR Code來集點,這就是一個很明確的「到店簽到」行為了。
第二種方式,就是...花錢買第三方工具。市面上有很多...很多廠商在做這個,像是...漸強實驗室、Super8之類的。 買他們的服務...好處是功能很強大,而且你不用自己開發。他們都已經把各種簽到情境...都模組化了。你可以做比較複雜的遊戲,像是...連續簽到七天送大獎之類的。 或是,像我們前面提到的Beacon,很多也都是要透過這些廠商來設定。 他們會幫你處理...那些很複雜的API串接問題。 嗯...對於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來說,這可能是...嗯...最實際的作法。
第三種...就是完全自己來。如果你的公司有工程師,你可以去研究LINE的...Messaging API。 你要自己架設伺服器,自己寫程式去接收和回應從LINE傳來的事件。好處是...彈性最大,你可以做出...完全客製化的功能,像The North Face那個越野跑活動,跑者經過賽道某個點,Beacon會觸發API,然後自動通知他的親友。 這種...就很酷,但...這個技術門檻跟成本...就非常高了。 一般公司...嗯...應該是不會這樣搞。
除了基本簽到,還能怎麼玩?
簽到這個動作本身...其實有點無聊。所以要想辦法把它變得...有趣一點。或是說...更有價值一點。
一個方向是「遊戲化」。不要只是單純的蓋章。你可以設計成...嗯...像是刮刮樂、抽獎輪盤。使用者簽到完,可以玩一次。或是...連續簽到,可以解鎖不同的...嗯...故事章節或獎勵。很多電商或手遊的APP就是這樣做的,他們用這個來...嗯...維持用戶的活躍度。
另一個方向是...「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整合。這就是LINE Beacon的強項了。 你可以在實體店門口放一個Beacon,當用戶走過去,就算他...他還不是你的好友,手機上方也會跳出一個小小的橫幅,提醒他...「附近有好康」。 點進去就可以領優惠券,順便...引導他加你好友。這等於是...把線下的路人,直接...嗯...轉化成線上的潛在客戶。 松山文創園區跟一些百貨公司都有玩過類似的應用。
還有一種...是結合「個人化」。你簽到之後,系統不是只說「謝謝你」,而是...根據你的資料,給你不同的東西。例如,你是一個VIP客戶,簽到後,機器人可以跟你說:「王小姐您好,感謝您本月第三次光臨,為您準備了專屬的...嗯...新品體驗組。」這種...感覺就差很多。但這個...這個通常就要串接CRM系統,背後的工程...也比較複雜。
嗯...但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聽起來好像很美好,但...實際執行上,還是有很多...嗯...坑。不要想得太簡單。
首先是...使用者體驗。如果你是做Beacon,那個...通知很煩人。使用者如果沒開藍牙、沒開GPS,他就收不到。 或是他走進訊號範圍,手機就一直跳通知,他可能會覺得...很被打擾,就把你封鎖了。所以那個...頻率跟文案的拿捏...很重要。
再來是...技術的限制。LINE Beacon其實...它沒辦法做很精準的室內定位。 它只能知道...「某個人進入了這個訊號範圍」,但不知道...他離Beacon多遠,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離開。 所以如果你想做那種...「在A商品前面停留三分鐘就推播A的介紹」,用LINE Beacon是...嗯...做不太到的。它沒那麼聰明。
還有就是...成本。做一個簡單的QR Code簽到可能不用錢,但...你要買Beacon硬體,一顆可能...幾百到一千多塊。你要是個大場域,像高雄燈會那樣,鋪了快700顆...那就是一筆錢。 如果你還要買第三方系統、要串接API...那個費用都是...嗯...一直往上疊的。
最後是...目的性。我還是要繞回來這裡。為了做簽到而做簽到...是沒有意義的。你收集了一堆簽到紀錄,然後呢?如果你沒有後續的...再行銷計畫,沒有去分析這些數據...那這些簽到紀錄,就只是...嗯...躺在資料庫裡的垃圾而已。
| 方式 | 優點 | 缺點 | 適合誰 |
|---|---|---|---|
| 內建功能 (如圖文選單/集點卡) | 嗯...就免費、簡單。不用求人,自己在後台按一按就好。 |
功能很陽春啊。沒辦法做複雜的活動,數據也...很基本。 |
剛開始經營的...小店家、個人品牌吧。先求有再說。 |
| 第三方工具 (SaaS) | 功能多,很多現成的模組可以用。 什麼簽到遊戲、問卷...都有。省下自己開發的時間。 |
就是要付錢啊,月費或年費。然後...彈性還是會受限於...廠商提供的功能。 |
嗯...大多數的品牌、企業吧。有行銷預算,想做點...比較深入的會員經營。 |
| 自行開發 (串接API) | 超自由,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可以跟自己公司的...什麼CRM、ERP系統全部串在一起。 |
貴...非常貴。要養工程師,開發時間又長。後續維護...也是個問題。 |
大企業吧。那種...會員數百萬等級的,或是...像銀行、航空公司這種,需要深度系統整合的。 |
大家最常搞錯的幾個點
我整理一下...嗯...大家最常卡關,或是...想錯方向的地方。
第一個,就是把「員工打卡」跟「行銷簽到」混在一起。有些系統是給公司內部用的,管理員工出勤。 那個...跟我們今天討論的,對「顧客」做的行銷活動,是兩回事。雖然...技術上可能有點像,但目的跟...法規,完全不同。
第二個,以為Beacon是萬能的。很多人聽到Beacon就覺得...喔好厲害,可以追蹤客人。但就像我前面說的,它有很多限制。 而且...它最大的亮點,其實是「可以對非好友推播」。 如果你的目的只是要跟...現有的好友互動,那...也許用QR Code還比較簡單直接。
第三個,忽略了後續的經營。簽到...它只是一個起點,一個「接觸點」。重點是...接觸之後,你要做什麼?你有沒有規劃一系列的...嗯...訊息,去引導他...從新客變成鐵粉?如果沒有,那簽到活動...辦完就沒了,很可惜。
嗯...大概...大概就是這樣吧。LINE簽到...是個好工具,但...它不是魔術。還是要回到...行銷的基本面:你想對誰說話?你想達成什麼目的?想清楚了...再來選工具,才會...嗯...事半功倍。
對了,最後問個問題好了。如果你們店裡要導入一個簽到功能,你會優先考慮...嗯...用簡單的集點卡,還是...想玩玩看Beacon這種比較酷的技術?可以在下面...嗯...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